• 【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奶茶最好2小时内喝完

        媒体链接:https://www.hubpd.com/#/detail?contentId=8935141660705879487

    2024.04.28
  • 【人民网】医疗帮扶走进甘洛基层 点亮彝乡学子青春健康之光

    原文链接: http://sc.people.com.cn/n2/2024/0420/c345167-40817267.html 人民网成都4月20日电 (记者宋豪新)4月17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派出专业团队,奔赴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斯觉九年制学校,为该校400多名学生开展了一场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涵盖青春期营养健康、心理变化等,并针对一些议题进行了专项宣讲。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刘振谧教授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提升健康素养。 甘洛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舒俊高度评价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在甘洛县的系列帮扶行动。他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求的有力践行,也是对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理念的生动体现,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长期健康教育项目、定期专家讲座、医师培训等,以优质医疗资源为引擎,推动甘洛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斯觉镇九年制学校副校长苟吉木乃认为,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对于山区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局限,更激发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勇气,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回顾往期帮扶工作,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在甘洛县的定点帮扶中,通过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文化)振兴等多元手段,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健康帮扶方面,该院启动甘洛县新茶乡和斯觉镇的免费健康体检和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深受当地群众赞誉。 斯觉镇卫生院副院长沙马热呷对华西公卫/华西第四医院的持续医疗支持表达了诚挚谢意。他说,华西公卫/华西四院定期开展的健康体检、义诊及医疗知识宣传活动,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尤其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关怀备至,使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医疗福利。 “我院以专业的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甘洛县,从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维度展开立体帮扶,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健康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院将继续深化与甘洛县的合作,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编:袁菡苓、薛育建)

    2024.04.21
  • 【新华网】华西第四医院医护团队赴四川甘洛县开展健康帮扶行动

    原文链接:http://www.sc.xinhuanet.com/20240419/39493d0530214755a9d2fd09146322ee/c.html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派出专业团队奔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斯觉镇斯觉九年制学校,为该校400多名13至16岁的女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健康科普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涵盖青春期营养健康、心理变化、HIV和HPV防护等,并针对一些议题进行了专项宣讲。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刘振谧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帮助甘洛县女孩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提升健康素养。 “通过这次科普教育,我们不仅了解了病毒的基本知识,消除了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困惑与担忧,更懂得了自尊自爱、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对青春期的自我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讲座结束后,斯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二班的两名学生分享了她们的收获。 未来,团队将根据女童实际需求,动态调整帮扶策略,推动教育资源精准送达,为每一位女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刘振谧表示。 甘洛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舒俊表示,期待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长期健康教育项目、定期专家讲座、医师培训等,以优质医疗资源为引擎,推动甘洛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在甘洛县的定点帮扶中,通过多元手段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健康帮扶方面,该院启动甘洛县新茶乡和斯觉镇的免费健康体检和义诊,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同时,该院还对甘洛县人民医院进行重点帮扶,派出医疗专家定期坐诊,提升县医院诊疗质量,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此外,该院在消费帮扶、教育支持方面,均取得成效。(完)

    2024.04.20
  • 【川观新闻】世界肥胖日丨关于减重,这些误区可能常踩!这样吃和动更靠谱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一半的成人是超重或肥胖,预防和控制肥胖事关每个人的健康。什么算胖?有哪些常见误区?怎么吃、怎么动靠谱?多名专家支招。 什么算胖?看BMI、腰围和体脂率 “胖不胖”谁说了算?看什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董洪利表示,一看体重指数(BMI),这是衡量体重的最常用指标。 二看腰围,判断是否为中心型肥胖,也称腹型肥胖。 三看体脂率。体重和腰围正常也可能是“隐形的胖子”,可通过人体成分测量,了解人体脂肪、肌肉构成是否在正常范围。 董洪利提醒,肥胖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关于减重,这些“坑”你可能常踩 关于减重,多名专家发现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一是不吃早餐或不吃晚餐。“饿肚子节食、不吃早餐或晚餐都不利于身体健康,会增加暴饮暴食机率。建议控制总能量摄入基础上,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可按蔬菜—肉类—主食。应每天吃早餐,不漏餐,不暴饮暴食,晚餐在17:00到19:00进食,晚餐后不再吃任何食物,但可饮水。”董洪利说。 减重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董洪利表示,减重速度过快,易对机体器官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短期内快速减重,主要降低的是机体水分和非脂肪组织,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快速反弹。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至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至4kg。 此外,减重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建议食物多样,合理搭配,食不过量,每天饮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每天摄入12种食物以上,每周25种以上。 正确、科学、有效减肥,需注意这几点 对普通人而言,需设置合理的减重计划和目标,做到正确、科学、有效减肥。减重饮食方面,董洪利建议,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量吃主食,粗细搭配,其中全谷物至少占一半,减少精白米面;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如榴莲、香蕉、荔枝、鲜枣及根茎类蔬菜等;选择低脂肪的动物性食物,如鱼虾、去皮鸡胸肉、瘦肉等,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烹调尽量少油、少盐、少糖,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至25g,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不饮酒,酒精能量系数约为7kcal/g。 减重运动上,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董洪利建议肥胖患者每周进行150至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至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至3天,隔天1次,每次10至20分钟。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至4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至5分钟。 还可通过减肥药物和减重手术减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药物,配合饮食控制并增强运动,这样的组合拳长期坚持也可达到想要的减肥效果,但潜在副作用和风险需认真考虑。减重手术适用于重度肥胖患者或合并严重代谢疾病者,可以帮助患者重返理想体重,改善疾病状态,但术后需严格遵医嘱和饮食规定。”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医师郭沛森表示,无论采用何种饮食控制方式减重,恢复饮食后,体重均会出现不同程度反弹,减重期间饮食限制越苛刻,反弹越严重。减少体重反弹一是放慢饮食恢复速度,二是继续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每周进行200到300分钟中到高强度运动,增加全谷物或粗粮的摄入等等。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临床营养科供图 原文链接: https://cbgc.scol.com.cn/news/4795158?from=iosapp&app_id=cbgc

    2024.03.05
  • 【四川观察】康康科普|华西研究新发现,喝茶真的好处多

    原文链接:https://kscgc.sctv-tf.com/sctv/h5/v7/newsShare.html?id=3236855&appUserId=1189    

    2024.01.31
  • 【央视新闻客户端】告别“种牙贵” 种植牙集采后价格有了哪些变化?

    原文链接: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6461304345302098416&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b49ae3ba-6a37-45b3-a5b3-0c422095cc99   口腔种植,一般被称为种牙,是缺牙后修复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咀嚼效率高、美观性佳、无需磨损邻牙等优点,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选,常常被称为除“乳牙”“恒牙”之后的“第三副牙齿”。受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牙缺失群体规模庞大,曾经种一颗牙动辄过万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种牙价格变化一直备受百姓关注。 2023年1月,全国所有省份参加的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开展,共有40种产品中选。如今过去近一年时间,种牙的价格真的降下来了吗?国家医保局近日针对口腔种植开展了价格专项治理,包括医疗服务限价、种植体集采和牙冠挂网等一系列措施。现在,种一颗牙到底需要多少钱?集采后是否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什么是“种植牙”?   要了解种牙的价格,先要明白到底什么是口腔种植,种牙与普通的安假牙、单独的牙冠镶嵌有何不同?口腔种植是针对牙齿完全脱落的患者进行的治疗,通常由“种植体”“愈合基台”和“牙冠”三部分组成,种植体也就是种植牙根,一般为纯钛或钛合金,形状类似“螺钉”,通常被植入到牙槽骨中,愈合后可以与牙槽骨发生骨结合,以承担咬合力量。 愈合基台是连接种植体和上部牙冠的中间结构,目的是促进软组织形成,最终使基台口大小与邻牙的牙龈洞口大小一致;而牙冠就是最终起到功能的义齿,材料总体上分为“烤瓷冠”和“全瓷冠”两种。医生会根据患者口腔内情况进行制作及调改牙冠的外形,制作出适合每个人的独一无二的“牙齿”。   集采后种一颗牙需要多少钱? 此前种牙贵,很大一部分都是贵在了种植体这部分,2023年1月相关集采在四川开标,集采效果如何?01:03 记者了解到,目前,经过一系列价格综合治理,各地单颗常规种植牙的整体费用已经从平均1.5万元降至6000元~7000元左右。2023年,全国已经累计种植了降价后的种植牙150万颗。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与招标采购处处长 马健:原来价格昂贵的种牙费用变得“亲民”,也让更多群众愿意选择种牙这种缺牙修复方式。与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前相比,四川的月均手术量就增加了86%。部分公立医疗机构从之前的手术量相对不饱和,变为需要提前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预约。   防止价格“按下葫芦浮起瓢” 耗材方面,口腔种植体系统需要植入口腔牙槽骨,发挥固定作用。去年1月,种植体系统集采共有40种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区间为548元~1855元,均价900余元。 牙冠是指口腔中能直接看到的牙体部分,与种植体系统连接固定后发挥咀嚼功能。每个人的每颗牙都不同,只能定制。去年3月,国家医保局指导各地开展牙冠耗材竞价挂网,牙冠价格区间为100元~656元,均价300余元。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 潘杰:牙冠的制作就与种植体的标准化生产不同,需要加工企业根据患者临床情况个性化来定制。因此,在此次专项治理当中,探索挂网竞价方式,实现牙冠采购费用的降价。   限价治理打包医疗服务费   在医疗服务方面,国家医保局对单颗常规种植牙必需的医疗服务,采取了打包医疗服务费限价治理。打包医疗服务费范围包括:种植全过程的诊查费、生化检验和影像检查费、种植体植入费、牙冠置入费、扫描设计建模费。 根据规定,各地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收费,原则上不超过4500元,符合特定条件的地区或医疗机构允许适当放宽。如果涉及复杂病例,比如说涉及额外治疗的,不包含在此次打包医疗服务费当中。   民营机构主动参与 群众种牙更便利 在浙江衢州柯城一家民营口腔医院,也不少前来种植牙的患者等候就诊。 去年4月20日,衢州市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综合治理措施全面落地,其中既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也包括民营医疗机构。据统计,2023年,浙江衢州累计种植近2万颗种植牙,达2022年种植总量两倍以上,其中民营机构占比达到80%,为患者减轻费用负担超1亿元。

    2024.01.25
  • 【健康报】公卫之肇始 农卫之先驱

    《健康报》(2023年12月05日 第 6 版) 今年是“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先生诞辰120周年。陈志潜曾先后参与江苏南京郊区和河北定县的农村卫生实验区建设,在定县创立农村三级保健网,开展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抗日战争期间,他组织战伤救护,还在四川建立市县公共卫生机构80余处,创办了重庆大学医学院。 前不久,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后举办陈志潜卫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和纪念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等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学院校专家学者参会,缅怀陈志潜先生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和高尚的品格风范,回顾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历程,探寻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科学道路。 □通讯员 李盛 王俊瑞 特约记者 喻文苏 早年间,陈志潜(左一)在卫生院进行考察 “为变革现实而奋斗” 1903年9月,陈志潜出生在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192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求学期间,受到公共卫生系主任兰安生教授的影响,陈志潜对中国农村保健问题和公医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当时国内各种疾病广泛流行,人们普遍缺乏卫生常识,陈志潜开始联合同学创办医学周刊等读物,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提升大众健康意识。 经过8年苦读,1929年,陈志潜从协和医学院毕业,毅然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携新婚妻子来到南京农村,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执教卫生学,成为该校唯一的卫生教师。 多年后,谈及当时的选择和经历,陈志潜回忆说:“从个人前途着想,留校专攻内科学的确是个很有诱惑力的建议。但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大众饱受战乱、贫穷、饥饿和疾病折磨的情况,促使我走出象牙塔,为变革现实而奋斗。” 在晓庄期间,陈志潜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实验卫生机构——晓庄乡村卫生实验区,兼任晓庄乡村卫生实验区主任。他被陶行知先生关心民众的精神所感染,立志以其平生所学为群众服务。 1930年,陈志潜经兰安生教授推荐到美国进修学习,于1931年获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陈志潜的女儿曾问他,为什么要从事公共卫生,如果他能和协和医学院大多数同学一样做临床大夫,他们家的生活会稳定、富足很多。陈志潜回答:“不是这样的,人不能仅为了金钱生存。”在陈志潜心中,能为改变社会而作出贡献是更为重要的事。 首创“定县模式” 1932年,留学归国的陈志潜坐上了去河北定县的骡车。当时的定县约有40万人口,但县城内仅有2位没有接受过正规医学训练的医生。定县的医疗条件,正是那个年代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疾病预防工作空白的真实写照。陈志潜认为,定县的卫生工作应扎根基层,面向农村,保证广大农民享受现代医学科学进步带来的益处。在前期考察了解实际情况后,陈志潜将定县农村保健工作划分成村、区、县三级,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织密农村保健网。他主张: 村级由村保健员负责,其主要从事疾病预防宣传、种痘、井水消毒、治疗沙眼和头癣等工作,为伤员提供急救服务,帮助改良水井、厕所,对村里出生、死亡情况进行登记,将需要诊治的患者转诊到区保健所。 村以上设区保健所,区保健所的医生除了出门诊,还兼管全区的预防工作,对村保健员进行辅导管理。 区以上设县保健院,院内医护人员接受过现代医学训练,院内设有50张床位,用以收治区保健所转诊的危重症患者。保健院要负责全县的预防工作,培训保健人员,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学校教育及成人教育密切合作,开展卫生教育。 此外,为降低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陈志潜还组织开展了妇婴卫生工作,分批为各村培训接生员,了解新生儿破伤风和产褥热的原因,组织年轻母亲学习妇婴保健知识等。 在陈志潜等人的努力下,到1935年,定县农村保健网已经从最初试点的2个区13个村庄发展到6个区,约覆盖半数村庄,村保健员数量增至220名。 在这一过程中,陈志潜形成了独特的公共卫生思想。对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在研讨会上讲道:“陈志潜先生崇尚科学,善于统筹资源,注重专业培训和对民众进行健康教育,强调现场教学培训,并依据卫生人员的教育情况和能力水平,严格实行职能分工。他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我国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施一系列公共卫生策略后,1935年,定县保健院收治住院患者600余人,开展手术260例;6个区的保健所共治疗患者6.5万人次。全县村保健员开展急救、治疗小病共计14万人次,为14万人种了牛痘。农民掌握了更多卫生知识,很多人家改良了水井和厕所。农民不再受新生儿破伤风、产褥热、天花、黑热病等疾病的威胁,各种肠道传染病也大大减少。难能可贵的是,整个保健网的经费平均每人每年仅0.10元。 “定县模式”的推行,创造性地为当时贫穷的华北农村找到了一条推行现代医疗保健服务的可行道路。 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定县,医疗机构和农村卫生组织遭到破坏,但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经深深扎根定州大地。 1947年,定县解放,当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事业。1950年,定县县医院、定县卫生院等相继建立。1953年,定县人民政府培训保育骨干1305名,定县基本上恢复了陈志潜创建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新中国开展的一系列卫生工作为提高全国人民健康水平发挥了极大作用。1978年,联合国发布《阿拉木图宣言》,推广陈志潜革命性的创举,为全世界初级医疗保健树立标杆。 即便在今天,陈志潜的公共卫生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王辰总结,其核心特征可以总结为:“人民性:心怀悲悯,投身民生,照护人民生命健康;科学性:崇奉科学,教化民众,推行现代医学实践;本土性:立足国情,服务乡村,创新中国健康范式;系统性:协同各界,汇聚资源,构建农村卫生体系。” “把健康带回四川” 1939年5月,阔别18年后,几经曲折,陈志潜回到了家乡成都。此时的成都只有教会办的少数医院和诊所,百姓就医依旧是个难题,这深深刺痛了陈志潜的心。 彼时,陈志潜担任四川省卫生实验处处长、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和战时救济工作负责人。怀着“一定要为家乡人民把医院建起来,把健康带回四川”的信念,陈志潜为四川建立起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妇婴保健机构以及护士、助产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同时,他还牵头建立温江农村卫生实验区,供医学生和护校学生实习,并在四川省内80个县成立县卫生院。这些综合举措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1947年,陈志潜又一次回到四川,这次他带着一个重要使命:依靠国人力量,在当时有7000万人口的四川筹建一所国家级水平的医学院。那时通货膨胀严重,可用于建校的经费少得可怜。对于建校这件事,很多人都觉得不可能。 为了把蓝图变为现实,陈志潜想方设法、四处奔走,他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重用年轻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并给予出国进修的机会,为建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病理、生理、微生物、解剖学专家,保证了师资力量。其间,陈志潜又专程赴美考察,重点了解医学及公共卫生专业教育计划,学习医学院办学经验。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重庆大学医学院得以成立,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常继乐在会上讲道:“陈志潜先生主张,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应当首先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打牢医学基础,将临床与预防紧密结合,避免只重视技术而忽视社会和人文的倾向。他坚持课堂教学和现场训练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调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公共卫生专业人才要视野开阔,具有奉献和开拓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陈志潜参与制定了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为了农村的防病、治病工作,他再次跋山涉水、实地考察。他曾带领学生深入云南省芒市地区防治恶性痢疾和腺型鼠疫;到四川省广元市防治麻风和梅毒,并为当地中医举办学习班;到四川省安岳县调查棉农农药中毒情况……陈志潜为我国农村医学事业、为华西乃至全国的医学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 “选择了‘公卫’,就是选择‘为公’。”常继乐由衷地说,“公共卫生就是一项致力于公众、公平、公益的事业。” 先生风范,炳如日星。陈志潜先生在82岁高龄时,用11个月的时间独立完成了回忆录的初稿。在晚辈和他谈起这本书的写作时,他说:“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农民,如果这些内容的记录能够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带来影响,那我这一生就是值得的。”

    2023.12.05
  • 【四川新闻网】日本核污水排海后海产品还能食用吗?华西专家解答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8月25日讯(记者 胡旭阳)8月24日下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全球舆论关注的同时,还有中国百姓对于进口食品、海鲜、日式餐饮等多方面的安全顾虑,甚至引发了食盐抢购风。 抢盐?囤药?拒绝海鲜?8月25日下午,记者采访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环境与健康首席专家、华西第四医院医防融合健康咨询专家张遵真,来听听她怎么说? 张遵真教授 记者:核污染水对人体有影响吗?多大剂量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 张遵真教授:从长远来看,大量核污染水排向大海,对海洋生态系统定会造成一定影响。核污染水的排放会使海水、海中的动植物(海产品)放射性增加。海产品(海盐、海带、海鱼等)中放射性增加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海水放射性浓度和暴露时间。 众所周知,海洋很大,流速很慢,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需要一定时间,在扩散过程中放射性浓度也相应稀释。什么时候,哪个地域的海产品放射性增加到什么程度需要实际检测方能准确回答。 记者:生活中普通人应该怎么防辐射,有无食物可以抗辐射? 张遵真教授:在生活中,辐射分为电离辐射(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强。使物质发生电离,对健康危害大,有致癌作用,如X光机、钴60治疗机、碘-131等)和非电离辐射(波长长,频率低,能量小。不发生电离,以热效应为主,没有明确致癌作用,如手机辐射、微波炉、电热毯、高压电塔、基地转播台等)。核污染水含有的辐射属于电离辐射,具有明确的生物危害效应,可以诱导肿瘤,特别是血液系统肿瘤的效应,属于一类致癌物。 生活中天然本底含有微量放射性,比如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氡,放射性氡已被证明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危险因素。然而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在已有的研究中,孕妇被认为是放射性危害的高危人群。美国妇产科协会2017年发布指南指出,X射线辐射对胎儿影响和风险主要取决于胎龄和射线剂量。 表1:美国妇产科协会2017年发布的辐射致畸阈剂量 表2:常用医学检查的辐射剂量 从表1可见,50msV(毫西弗,反映放射性的单位)放射性是引起孕妇致畸的阈剂量,要达到50msV,需要连续拍2500次胸片;而辐射量最大的胸部CT,需要连续做6次。 大自然也存在天然放射性物质,大自然中含有微量放射性。在人们的认知中,孕妇对放射性最为敏感。研究显示50msV(毫西弗)放射性是引起孕妇致畸的阈剂量。而核污染水的排放,什么时候,什么地域的海产品浓缩的放射性达到什么浓度,人需要摄入多少这样的海产品才会达到引起危害的阈剂量,目前尚不能科学回答。 生活中接触的多为非电离辐射,比如手机辐射、微波辐射、电热毯辐射、基站等。大众接触电离辐射主要来自医疗诊断和医学治疗,如X光、CT、伽马刀和钴60放射治疗等。没有疾病,无须进行这些放射检查和治疗,自然极大减少了接触放射的机会。倘若医生开单需要接受放射检查或治疗,也无需过度恐慌。表1和表2已经很好地说明了放射剂量和时间决定放射危害,并不是只要一接触,就一定产生危害。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食物具有足够证据可以有效抵御放射性危害。理论研究方面,放射性物质具有电离特性,可以产生活性氧,引起氧化损伤,导致遗传物质DNA断离,最终诱导肿瘤。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具有抗氧化的物质理论上可能具有防御放射性危害的作用,研究放射防护多在细胞和动物模型实施,对细胞或动物具有放射防护,并不等于对人具有同样的作用。人们耳熟能详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等,茶叶中的茶多酚、矿物质锌和硒、辅酶Q10、葡萄籽提取物等都是被大量研究证实的抗氧化物质。这些抗氧化物质天然存在于我们大众食品中,特别是各种新鲜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只要我们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正确烹饪,就不会缺少这些营养素。 记者:海产品还能食用吗? 张遵真教授:如上述,核污染水排放大海,肯定会增加排放海域海水中的放射性浓度,通过海水流动,放射性逐渐扩散向远方,造成海水和海产品中放射性浓度逐渐增加。然而,每个区域,每种产品放射性增加多少尚不能科学推导。但可以肯定的是:短时间内距离核污染水排放比较近的海域的海水浓度和海产品中放射性一定高于距离核污染水排放较远的区域。 目前没有科学数据显示一个特殊地域的海产品放射性是否增加?增加了多少?相信随着日本核污染水的排放会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很可能启动环境、食品、海水等放射性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给出科学权威的回答。 海盐是众所周知的海产品,未来海盐中放射性一定是监测的重点。目前建议人们选择非海盐,比如中国自产的井盐和湖盐。市场上供应的食盐(特别是内陆地区)大多属于井盐和湖盐,这些食盐储量丰富,可供中国长期食用,人们没有必要大量囤积食盐。 记者:普通人有没有必要购买抗辐射药物,需要准备检测仪器吗? 张遵真教授:人们谈辐色变,是因为电视剧渲染夸张,受到辐射,发生白血病死亡。 并不是只要检测到放射性,就一定有危害。生活场景中本身就存在放射性,放射防护标准限值是50mSv,而生活场景中吸烟安检等都会接受微量辐射。 目前并没有足够科学依据显示哪个药物具有防辐射的作用。保健食品里面有一类辅助防辐射的保健食品,其实也只是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并且是用动物做的实验,并不能支持对人具有防辐射的作用。家里空气中本身就具有放射性本底,这个本底人已适应,没有健康危害。如果家里没有特殊的放射源,无需检测放射性,更不需要准备检测仪器。 新闻多一点: 张遵真,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环境与健康首席专家,华西第四医院医防融合健康咨询专家。现任四川省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常委、四川省预防医学学会环境卫生分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成都市环境学会主任委员等。长期研究环境与健康,特别是环境污染物诱导氧化应激在致癌机制中的作用;精通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卫生标准研制的理论与实践;擅长环境因素“有利与有害”效应辨析,熟悉保健食品、化妆品、消毒剂等的毒性评价和植物提取物的功能性评价理论与实践。 (图片和表格来自华西第四医院) 媒体链接: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230825/001390766.html

    2023.08.28
上一页 1 2 3 4 ... 12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