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教学科研 详细

课堂展示促学习,专家点评促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30
字号:

 

为深入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技能,2024年125华西医学中心新医学基础课程《卫生统计学III》在华西校区九教3-2教室举办了一场以“文献中的分类资料统计分析方法”为主题的课堂展示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结合文献的学习成果与实践经验,通过精心准备的展示内容,展现了卫生统计学的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本次翻转课堂华西医院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李舍予教授发起,广大师生共同参与。

两位教师携手开展翻转课堂备课活动

为推动翻转课堂的深入实施,提升教学质量,2024年1121日,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李舍予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马越教授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在备课过程中,两位教师围绕翻转课堂的实施形式展开了深入探讨。针对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包括课前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环节中的知识点总结和互动设计。马越教授结合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特点,强调了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在真实医疗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李舍予教授则以医学临床研究为切入点,提出了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实践案例的具体建议。

备课期间,两位教师还对课件资料进行了系统更新,尤其是在分类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最新文献中的实际分析案例和数据展示,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学术性和应用性。

展示亮点纷呈,精彩瞬间不断

在展示环节中,第一小组的作品以“Epidemiology ”为切入点,通过绘制图表、模拟数据、SPSS结果运行等,生动阐述了埃塞俄比亚肠套叠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引发了现场阵阵掌声。第四小组聚焦老年成人EMS(紧急医疗服务)患者中抑郁和认知损伤的患病率,直观展示了大量文献中运用到的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分类资料分析方法,体现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获得了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第六小组展示的主题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在老年人中的病例对照研究”,从研究背景、目的与方法、数据收集过程和数据类型、统计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双师同堂点评,启发广泛

在展示结束后,点评环节让整场活动更具深度。李舍予教授对大家的展示给予高度评价:同学们的研究视角新颖且紧扣主题,三个小组的展示都非常优秀。”同时鼓励大家培养批判精神:“大家不要迷信已经出版的文献的研究设计和研究结论,可以大胆地评价和质疑数据来源的说明和方法选择的合理性。”

李老师还建议:“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多种情境的应用,不同人群或地域的适用性等,以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

此外,针对展示内容的语言表达和结构优化,马越老师则建议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图表整合等方式增强成果的清晰度和直观性。点评环节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改进方向,也让他们对学术规范和专业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

互动与成长并存,启迪未来之路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深入探讨了研究思路中的挑战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有同学提出关于在调查研究中如何对人数进行加权”的问题,李教授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从对“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的理解谈起,到加权方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都进行了详细解答,让学生钦佩不已:“老师的指导让我对这一步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理解。”

持续教学创新,助力综合培养

此次课堂展示活动不仅是新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尝试,也是推动学生学术能力、实践技能与创新思维融合的重要环节。教学督导杨春霞教授点评道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知识、提升表达能力,也能在专家的建议中获得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需求。

未来,我院将持续推进教学创新,通过更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成长平台,助力培养具有学术深度与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