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联合法学院开展“致敬伤残军人 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教育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精神,2024年12月17日,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和法学院青年师生一行35人走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旨在近距离感受革命伤残军人的英勇事迹,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与价值,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师生一行先观看了爱国主义纪录片《最坚强的人》。纪录片讲述了这些伤残军人课余演出队1958年应邀赴北京演出,身残志坚的他们克服肢体残缺的不利影响,演奏催人奋进的音乐,展现出乐观豪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受到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接见的珍贵历史。
随后,师生一行参观四川荣军博物馆。在这里,大家有幸聆听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抗美援朝老战士涂伯毅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涂老的朗诵生动而感人,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博物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将师生们带入了那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更是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峥嵘岁月里的伟大力量,从先辈事迹中汲取奋进之源,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斗是最深的缅怀。
与此同时,部分师生看望慰问了抗美援朝老战士周全弟,表达了对周老的崇高敬意。周老与师生们亲切交谈并向同学们赠与了他亲自书写的题字“保家为国 救死扶伤”。
此次走进四川荣军博物馆,不仅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革命精神的伟大与崇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步伐,投身于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以积极进取、务实肯干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