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完成2025年秋季四川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工作

    近日,四川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秋季班结业典礼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举行。我院及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华医院·成华区中医医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带教老师参加了典礼。   本期培训为期两个月,来自省内的17名学员全部完成考核,合格率达到100%。培训课程包含理论、实践、临床三大模块,内容涵盖安宁疗护的理念与发展、临终患者身心评估、症状控制与管理、心理与精神支持、沟通技巧以及伦理法律知识等多个方面。授课教师结合理论素养与临床经验,系统讲授专业知识,帮助学员掌握核心技能。 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培训深入理解了安宁疗护“守护生命尊严”的内涵,坚定了在未来工作中践行全人护理、传递生命温暖的信念。本次培训为我省安宁疗护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11.06 发布:护理部
  • 我院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与南江县人民医院开展慢病管理工作交流座谈会

    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我院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杨淑娟副教授团队,以及与成都东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严同,与南江县人民医院联合举办了慢性病长期合理用药队列研究签约暨慢病管理工作交流座谈会。 会议围绕慢性病管理的临床实践、科研合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讨论了慢性病长期合理用药的创新实践。下一步,我院将继续深化科研合作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慢性病管理产教研合作和成果产出,推动基层落地和转化应用,以实现慢性病管理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2025.11.04 发布: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 作者:杨淑娟
  • 国际卫生政策专家赴川调研:数智技术如何赋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10月26-28日,由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合办的“Improving primary health care systems: Chinese and global lessons”会议在中国北京和成都举办。10月26日,来自ThinkWell Institute的资深卫生政策专家Hong Wang教授、新加坡可持续健康创新中心(Centre for Sustainable Health Innovations, Singapore)主任Priya Balasubramaniam、新加坡国立大学的Siyan Yi副教授,以及Amref Health Africa的Rahul S. Reddy Kadarpeta博士一行专家四人在北京大学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后,于次日到达成都,开启后续学术分享与调研交流活动。我院主动健康与食品营养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以加强学术交流、落实学生培养、推进国际协作为目标,共同计划和组织了专家在成都的行程,并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为国内外数智赋能基层实践提供了交流平台。在成都的两场专题讲座为与会者带来了基层卫生发展的国际前沿视角,提供了创新路径。在后续实地调研与专家座谈会中,深入总结了四川在基层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的本土创新与实践经验。这一系列交流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模式,最终为全球资源匮乏地区提升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能力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2025.10.29 发布: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 作者:王秀丽
  • 我院组织开展赴川陕革命根据地主题研学暨院第十二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

    2025年10月25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师生团队前往巴中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研学暨院第十二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 师生一行参观了通江县王坪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敬献鲜花,聆听英雄事迹,感悟革命精神。 在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陈列馆,团队通过历史实物与场景复原,了解了红军医护人员在极端艰苦条件下救治伤员的艰辛历程,深刻体会到“救死扶伤”初心的历史传承,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医学生“为人民健康护航”的使命担当。 本次活动依托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引导师生切实筑牢革命信仰根基,坚定思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2025.10.28 发布:团委
  • 四川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防治专委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在蓉举办

    10月25日,四川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防治专委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四川省老年学学会主办,四川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防治专委会、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联合承办。 会议汇聚了省内中西医各方骨内科、骨外科、肾病科、康复科、内分泌科及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骨质疏松防治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讨论了 “骨质疏松关节置换术后骨骼危机多米诺”、“肾性骨病的临床规范化诊疗实践”、“骨质疏松的康复治疗”、“骨质疏松专病建设”、“骨质疏松疼痛综合管理”、“骨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及治疗”等专业议题。 专题讨论环节,专家们系统介绍了“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周期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实践,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骨质疏松骨折风险预测中的应用。会议通过专家讲坛、专题研讨、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为参会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聚焦骨质疏松“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管理,将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为推全省动老年骨质疏松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

    2025.10.28
  • 我院受邀参加Choosing Wisely国际会议

    近日,廖娟副院长代表我院参加Choosing Wisely国际会议,就我院提升高质量医疗与降低低价值医疗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代表开展学术交流,获得会议高度评价。 Choosing Wisely项目 2012年启动的Choosing Wisely项目由美国内科基金委员会(ABIM)资助的全美医师联盟发起,旨在通过优化诊疗决策提升治疗效果,同步降低医疗风险和费用支出。作为中国地区牵头单位,我院将持续推进Choosing Wisely China相关工作,开启在该领域的国际学术合作新篇章。

    2025.10.27
  • 我院与蒙牛集团共建全国首个“生命早期营养与益生菌”联合实验室

    为迎接四川大学130周年校庆,10月14日,我院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揭牌“生命早期营养与益生菌联合实验室”,并成功举办肠道菌群与神经发育学术论坛。 该实验室是蒙牛集团在国内合作的首个聚焦生命早期营养与益生菌领域校企联合研发平台。未来双方将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持续探索生命早期营养与益生菌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构建科学、精准的生命早期营养干预体系与健康管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撑,最终为提升国民健康素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坚实的科研动能。  

    2025.10.16 发布:学科建设部
  • 我院举办世界安宁疗护日开放活动

    在第21个“世界安宁疗护日”来临之际,我院姑息医学科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工作坊活动。来自四川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14名同学,在医护与社工团队的带领下完成了一场沉浸式、跨学科的生命教育之旅。 活动中,同学们在“生命树”海报上写下对理想临终状态的思考。姑息医学科负责人介绍了科室发展历程及安宁疗护“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同学们在医护人员带领下参观了病房及相关工作区域,了解疼痛评估、舒适护理等实务操作。 在角色体验环节,同学们在社工的带领下,同学们通过模拟“癌症病人生命历程”,感受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选择与心境。随后,各小组共同创作“如何善终”主题海报,并分享对善终路径的理解与建议。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交流,帮助青年学生增进对安宁疗护的认识,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念。

    2025.10.15 发布:姑息医学科
  • 成都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换届选举及2025年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成都护理学会第二届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于2025年10月9日顺利举行,我院护理部主任当选为主任委员、内科科护士长当选为常务委员、姑息医学科副护士长任秘书。 时值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秉承“实现承诺,全民享受”的主题思想,由成都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协办的成都护理学会2025年安宁疗护学术年会于10月9-10日在成都举行,60余名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护理院校的同仁汇聚于此。会议开幕式由王国蓉主委主持,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主任护师/四川大学华西乐城医院副院长刘艳致开幕辞。 会议围绕安宁疗护概论、叙事护理、医学人文等主题,就《安宁疗护临床护理技术概论》《叙事护理在安宁疗护中的实践及提升策略》《安乐死的概念内涵与实施伦理关系分析》《安宁疗护护理人文关怀素养提升》《安宁疗护患者及家属情绪管理》《基于循证的安宁疗护研究进展》开展了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报告。

    2025.10.13 发布:护理部
  • 我院开展第十一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走进绵竹年画村

    9月26日,院团委组织青年师生代表走进四川绵竹年画村,开展第十一期青年理论学习活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美育研学实践。 师生参观了绵竹年画博物馆,听取专业讲解,了解年画发展历程与艺术特色。在实践环节,大家学习了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并在指导下完成年画作品创作。 本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访与动手实践,为青年师生提供沉浸式美育教学,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意识。

    2025.09.29 发布:团委
  • 第二届华西性与生殖学术会议男性学分会场顺利举办

    第二届华西性与生殖学术会议男性学分会场近日在成都顺利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男科学专家学者参与,围绕男性性功能障碍、生殖医学及微创技术等议题开展了多场专题报告与交流。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戴玉田主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杨罗主任医师在会上相继致辞。 在专题报告环节,多位专家结合临床实践与研究数据分享了最新进展。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戴玉田主任医师分析了早泄与勃起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个体化治疗策略,强调多学科协作在提升疗效中的作用。河南省人民医院张祥生主任医师介绍了低强度冲击波、激光等能量医学技术在男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贤生主任医师报告了人工智能在射精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展示了AI辅助诊断模型的开发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袁亦铭主任医师通过典型案例,分享了阴茎术后二次修复的手术时机与分层治疗经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辉良主任医师围绕无精子症显微取精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临床评估提供参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蒲军主任医师阐述了勃起功能障碍的分型诊断与分级治疗策略,强调综合评估与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袁久洪主任医师从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入手,探讨了炎症与微生态因素在诊疗中的意义。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杨罗主任医师则结合临床数据,介绍了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术后效果与适应证优化。遂宁市中医院刘泓键主任医师分享了基层医院男科建设中的规范化诊疗与适宜技术推广经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顾一唯主任医师报告了冲击波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与临床观察结果。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20余家医院的专家参与交流,报告内容涵盖男科主要疾病方向,反映了当前男科领域在临床技术与学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为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男科诊疗水平的提升和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男科作为西南地区较早成立的专业男科中心,长期致力于男科疾病诊疗规范化建设与区域人才培养。本次会议的举办进一步发挥了其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

    2025.09.26 发布:泌尿外科/盆底男科
  • “卓越 为民”讲坛第三十七期成功举办:AI赋能慢病全周期护理

    9月22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袁长蓉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袁教授作为主讲人出席我院第三十七期“卓越 为民”讲坛,以《AI赋能慢病全周期护理:患者体验与结局的双重优化》为题,系统阐述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PROMIS数据,优化慢病护理流程与患者健康结局,为我院推进全病程管理带来了前沿视角与启发。 同时,袁教授与我院护理科研骨干和在读研究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论文指导与座谈,就大家科研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精准点评和深入指导,为提升我院护理团队的科研能力提供了宝贵支持。  

    2025.09.24 发布:护理部
  • 2025年老年延续护理专委会学术会议暨“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实践新进展培训班圆满召开

    9月20日,由四川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延续护理专委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成都双楠医院共同承办的2025年老年延续护理专委会学术会议暨“居家延续护理”服务实践新进展培训班在成都举行,百余名省内护理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围绕“价值护理转型、智慧技术应用与居家实践创新”三大核心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会议总结了前期工作进展,明确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学术研究深化、基层护理能力提升和跨学科协作三大工作方向,并系统探讨了老年延续护理的服务模式与发展路径。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成都市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华西第四医院等多家单位的护理专家,分别就创新护理服务体系构建框架、居家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支持与伦理规范、智能技术应用、癌性疼痛评估、居家营养管理及静脉导管维护等专题进行分享。培训内容涵盖症状管理、专科技术和居家服务实践,强化了多学科协作与规范化服务理念。 会议设置两个分会场。分会场一举办的“延伸居家护理优秀案例分享”,通过多个实践案例的展示与点评,提炼可复制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分会场二则聚焦专科技术提升,分别就芳香疗法、伤口造口护理、静脉导管维护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护理人员专科实践能力。 本次会议搭建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凝聚了专业共识,推动形成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持续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加快智慧护理技术普及与基层护理能力建设,为四川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2025.09.23
  • 第十六届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学术大会在成都顺利召开

    近日,由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和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承办,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和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十六届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5年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学术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毒防治、危重症医学、急诊医学、职业病学、疾控预防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一线骨干及科研人员,共襄学术盛宴,共绘中毒防治事业新蓝图。 大会设有“主旨报告”“专题报告”“中毒病例及研究青年学者报告会”“中毒血液净化知识与技能大赛”“中毒背囊化快反小分队应急处置(实景工作坊)竞赛”及“壁报交流”等模块,旨在增进中毒及危重症救治相关领域从业者交流合作,提高广大同行对中毒性疾病及其危重症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本次大会共安排有16场大会报告,1000余人踊跃参会。 9月13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急症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助理杜宇主任医师主持。大会主席、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医学研究院谢剑炜研究员致开幕词。他表示,要立足国家需求,着眼为民解忧,深入探讨中毒与危重症救治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凝聚共识,推动学科发展及促进青年人才的培养。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常务副院长潘杰,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张国强教授,四川省医疗应急处主任李永春依次致辞。  前沿理论与热点聚焦 会议特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谢剑炜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邱泽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常务副院长潘杰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国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李毅教授、南京大学李武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劲松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陆远强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孟庆义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刘飞龙教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院与医学工程学院陈早早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彭艾教授等国内多位专家,就中毒诊治领域前沿理论及热点进行了深度研讨。专家们结合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常见及罕见毒物中毒的规范化诊疗路径进行了梳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权威、科学的指导。 中毒诊治及科学问题凝练 大会特别设置“中毒临床救治”“中毒诊断与毒物检测技术”“中毒疑难病例”“毒理及临床研究”“有毒生物”及“中毒危重症护理”六个分会场。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这些报告全面展现了我国中毒与救治不同研究领域近年来的新成果和新进展,为广大参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中毒病例及研究青年学者报告 为促进学科持续发展,培养鼓励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本次大会特设青年学者报告会及壁报交流。14位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及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报告内容涉及中毒机制的基础研究、毒物检测新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在中毒早期识别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等前沿方向,展现了我国中毒救治领域蓬勃的创新活力与后备力量。 中毒背囊化快反小分队竞赛 近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为响应国家政策,大会特设“中毒背囊化快反小分队竞赛”,聚焦中毒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实战处置。参赛队伍分别来自: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衢州医院(浙江衢化医院)、宁夏宁东医院、彭州市人民医院、彭州市中医院及攀枝花中心医院。各参赛队伍将围绕背囊化装备展开技能比拼,全面检验其在模拟场景下的应急反应、团队协作及专业化救治水平,旨在推动中毒应急救援能力的标准化与高效化发展。 中毒血液净化知识与技能大赛 血液净化技术是中毒救治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可快速、直接地清除进入血液循环的毒物或药物。为规范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大会特设中毒血液净化技术的实践操作及相关知识的竞赛。 专委会召开 会议期间,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进行了专委会全体委员会议,针对我国中毒与救治技术的发展和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毒与救治技术线上课程,分享研究进展,促进学科发展的新模式。 闭幕式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中毒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中毒机制研究、临床救治技术、毒物检测分析及公共卫生应对策略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大会报告、专题研讨、壁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宝贵实践经验,展示了我国中毒防治水平的长足进步。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同仁提供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我国中毒救治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5.09.18 发布:急诊科
  •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医防协同与融合分会选举成立会议在我院召开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卫生健康体系正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亟需促进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协同融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积极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探索“院院合一”医防融合门诊模式,深化“校地合作”社区全病程健康管理实践,构建“医防融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医防融合、医教融合、产教融合”立体化发展格局。 2025年9月12日,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医防协同与融合分会选举成立会议在我院召开。会议聚集了来自全省高校、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学者。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我院常务副院长潘杰出席并致辞,副院长廖娟当选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未来,我院将以分会为平台,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研究和服务活动,切实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能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为实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宏伟目标贡献专业力量。

    2025.09.17
上一页 1 2 3 4 ... 27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