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活动动态 详细

宪法宣传周主题教育暨党员学长讲座 ——“宪法在心,法制随行”法制宣传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03
字号: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024年12月4日,我国将迎来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和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为了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2024年12月2日晚,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华西药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宪法在心,法制随行”法治宣传讲座。华西药学院研究生党员学长汪沛同学受邀作为主讲人,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宪法,增强同学们对宪法的认识,理解并传承宪法精神。

 

首先,汪沛同学与同学们共同观看了视频《宪法就在你我身边》,让大家对我国宪法有了完整的认识。学习视频具体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宪法的完善和推动。从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的设立,到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再到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与标志——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的落实,我国通过这些一个个切实的制度举措有力推动了宪法实施,让宪法精神在全社会落地生根。‌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不仅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还承载了民族的历史记忆与价值追求。汪沛同学通过丰富的资料和详细的讲述,带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自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以来,宪法经历了1975年和1978年的版本,直至1982年宪法的确立。八二宪法又经过了多次修正,才形成我们现在的宪法。我国宪法在不断地修正中逐步完善了具体内容,逐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最后,汪沛同学向同学们介绍了宪法精神的核心要素与主要内涵。宪法精神是宪法条文背后的价值追求与理念,包括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权力制衡等核心要素。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宪法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宪法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传承宪法精神的重要途径。

研究生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最后,汪沛同学呼吁同学们应当从自身做起,践行宪法精神,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秩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宪法精神和法治理念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问题,运用法律知识为社会服务,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撰稿:张秋阳

摄影:张秋阳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