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25年国际课程周开幕
6月29日,四川大学2025年国际课程周在望江校区开幕。常务副校长褚良银,副校长游劲松、赵长生,校党委副书记刘晓虎,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及中外师生代表2000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赵长生主持。
褚良银代表学校致开幕辞,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表示欢迎。他指出,四川大学始终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拥抱世界,自2012年创办以来,国际课程周已超越传统课堂的边界,成为“全球教育共同体”的缩影。他希望师生们能开拓视野、启迪智慧、广交朋友、学有所获,共同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友好合作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为全球学生开展思想文化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希望中外青年深入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问题,互学互鉴、共绘蓝图;希望中外学者加强交流、传承智慧,携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学生代表,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加百利·巴雷特-邦纳和四川大学的盛梦涵表示,希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交流,通过国际课程周这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口收获知识、友谊与难忘的记忆。随后,刘晓虎为参加国际交流营的留学生代表授旗。游劲松启动四川大学2025年国际课程周。
本次国际课程周邀请到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的143位专家学者,开设了146门全英文线下课程,同时还将开展“一带一路”医学院院长论坛、亚洲校园联合学术会等学术活动,举办多项大学生国际竞赛和青年交流营。
开幕式后,中外学生带来了《和鸣·共潮》《今夜能否感受我的爱》《星触》《十里桃花》《咏春》《红楼梦·游园》《古蜀天边行》等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文艺节目,展现了世界文化的绚烂交融,为本次国际课程周拉开精彩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