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学校动态 详细

【特稿】党旗引领,奋楫争先 以“三个一流”创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30 来源:校官网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近年来,四川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管办学方向、领导改革发展,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积极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有效途径。学校聚焦推进一流班子、一流组织和一流队伍(以下简称“三个一流”)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奋力书写“强国建设、川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着力建设一流班子,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

四川大学2025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暨中层领导干部培训会

中层领导班子是学院(系)的“火车头”,向上对接学校,向下联系师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班子“政治三力”强不强、履职能力优不优、工作作风硬不硬,事关学校事业发展质量。“学校各级党组织要抓大事、谋大事、促大事,党组织书记要强化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锤炼党性、砥砺作风、担当作为,以‘三个一流’创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校党委书记甘霖曾经指出。学校坚持聚焦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打造一流中层领导班子,着力形成领导班子团结奋进、谋划落实能力突出、改革攻坚成效显著、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突出政治建设,保证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实施细则》。健全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强化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效应,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完善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领导班子的政治把关、科学决策和监督执行。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以建强班子为牵引,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机制,聚焦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社会服务等,丰富党建联建共建形式,打造“党建+”发展共同体,着力实现党建引领共促、资源共享共赢、经验共学互鉴。

四川大学中层领导人员“前沿报告”

突出能力提升,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学校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以及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校内红色资源等,紧盯重要节点、突出关键群体,在提升培训实效性、强化培训精准度、拓宽培训覆盖面上下功夫,为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赋能续航。近年来,学校持续举办新任中层领导人员专题研讨班,开展中层领导人员行动学习培训,靶向施训、精准赋能。特别是,创新举办“前沿报告”15场,邀请李德仁、薛其坤、贺福初、周守为等院士专家、顶尖学者走进川大,围绕人工智能、大科学计划、高原科研、航空航天、深海战略等前沿领域为学校党员干部传经送宝。“这样的培训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进行讲授,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参训干部纷纷表示。

突出作风锻造,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学校注重选拔任用政治素质好、科研教学能力强、敢于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的优秀同志,加强干部轮岗交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促进干部秉持公心、团结人心、促进发展。健全党政主要负责人沟通交流、班子成员协调配合机制,推动班子成员树牢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相互配合、及时补位,形成推动发展合力。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学校结合高校特点,进一步强化以干部优良作风示范带动提升校风教风学风,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口腔医院)领导班子围绕“以一流促一流”,在高标准创建“三个一流”中,形成学(医)院《建设世界一流口腔医学学科行动方案(2024—2028年)》,在推进党建事业“一融双高”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党委议事“明方向”、班子调研“破难题”、靶向施策“促发展”的工作机制。

着力打造一流组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基层党支部是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学校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学校坚持聚焦贯彻落实有力、引领凝聚有力、推动发展有力,打造一流党支部,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汇聚师生强大合力。

筑牢基层组织基础。学校将优化支部设置和学校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把党支部建在人才培养主阵地、科研攻关第一线、医疗服务最前沿。编制《党支部工作手册》,健全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让党支部成为立德树人、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坚强力量。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环保型高分子研究生党支部攻克高分子材料无卤阻燃和回收循环灯领域长期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和“卡脖子”问题

化学学院环保型高分子研究生党支部率先依托实验室,创新构建“党建+科研”双螺旋工作体系,通过“揭榜挂帅”“前沿攻坚”激活党员先锋动能,探索推进组织生活与科研攻关融合,着力打造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尖兵突击队,以红色引擎驱动环保材料创新突破。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社区党支部“青系夕阳红”服务老教师志愿服务活动

化学工程学院本科社区党支部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破“专业”“年级”壁垒,依托“一站式”社区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体系,以务实工作和创新举措激发组织育人效能。

四川大学“党建面对面”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

建强党建工作力量。学校持续实施党务骨干赋能行动,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统筹抓好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常态化举办师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专职组织员专题培训班等。打造“纳百川”党建工作坊、“党建面对面”院(系)级党组织书记经验交流会等平台,开发智慧党建系统和党务智能助手,以数智技术为基层党建深度赋能。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专题研修和论坛研讨,着力把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成为推动党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骨干力量。

推动党建事业融合发展。学校全面实施“3+N”对标争先计划,完善校内党建“三级”联创工作格局,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牵头领办“一融双高”示范项目。围绕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党建何为、支部何为”,全校1000余个党支部扎实开展“我为高质量发展做什么”主题党日,共同探讨党建事业融合发展的好办法、好举措。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和支部联建共建,以“党建+”为牵引破解事业发展难题,着力打造党建与事业融合发展“强磁场”。近年来,全校累计37个党组织入选全国、全省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彰显。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举办“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擂台赛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聚焦基础工作规范过硬、发挥作用有为有效、亮点工作有彰有显,举办“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擂台赛,培育孵化了一批“有实招、能实行、出实效”的各级各类党建特色品牌。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教工党支部打造“围方党建”工作品牌

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教工党支部打造“围方党建”特色品牌,把临时支部建在青藏高原之“巅”、三星堆之“坑”、斯里兰卡之“海”,让党旗飘扬在考古一线。三星堆遗址考古队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着力锻造一流队伍,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学校聚焦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师生、带头争创佳绩,着力培育一流党员队伍,激励广大党员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当先锋。

全面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学校实施发展党员提质行动,编制《发展党员工作手册》,精准下达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健全“学校党委-职能部门-院系党委-基层支部”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的“双培养”。扎实做好在低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构建完善“红色教育、价值引领、成长支持、实践锻炼、党性教育”五位一体的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工作格局。近年来,学校多个基层党组织坚持“多维联动”,把好计划关、思想关、考察关、培养关、程序关,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发展110余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入党。

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挖掘学校红色基因和科学家精神,持续打造江姐纪念馆等校内党性教育基地。试点开展党员基本培训,组织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打造“聚星火”系列微党课,抓实“毕业前最后一堂党课”“行走的党课”等党员教育品牌,持续完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建筑与环境学院党委建立健全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的“三关七微”培育模式,以“微考核”把好入口关、以“微学习”“微亮相”“微实践”“微立言”“微自检”把好教育关、以“微心愿”把好出口关。

全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坚持分类指导,深化岗位建功,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科技创新“双高”计划等,引导教师党员在培养优秀人才、领跑关键领域、解决“卡脖子”难题、构筑思想文化高地、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争做时代先锋。组织机关党员围绕“强意识、促执行、强服务、提质效”开展研讨,提高机关工作执行力和管理服务精细化水平。组织开展学风引领朋辈计划,营造创先争优氛围,激励学生党员将学习、科研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在学习研究、创新实践、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争做成才表率。学校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练就了能担事的“铁肩膀”和能成事的“真本领”,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傅强带领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傅强同志,带领团队聚焦国家需求牵头完成“基于聚烯烃凝聚态结构调控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数学学院党委实施教师党员传帮带“先锋计划”,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学院青年教师党员杨凡意入选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开展“AI复原为烈士寻亲”项目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党委推进“建功立业”计划,教师党员立足学科特色,推动医工融合,服务国家需求,牵头的“AI复原为烈士寻亲”项目被央视专题报道。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组织党员专家赴西藏日喀则地震救灾一线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党总支驰援西藏日喀则定日地震

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党委、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优秀党员成立医疗救援队、灾害应急响应队,第一时间奔赴日喀则地震、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定日“1.07”地震、筠连县“2.8”山体滑坡等灾情一线,开展查灾核灾、排险排危与应急救灾工作,赢得良好社会反响。

在这些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下,全校上下见贤思齐、创先争优氛围进一步浓厚,一大批党员师生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五一劳动奖章、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在全校带动形成了报效家国、服务社会的强大先锋力量。

把党组织力量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学校发展动力和优势,回答好“强国建设,川大何为”这一时代命题,是学校开展“三个一流”创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建“三个一流”,学校中层领导班子政治素养、能力水平等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提升,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发挥,引领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学校党委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踏浪前行不忘来时路,勇立潮头奋进新征程。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三个一流”创建活动,持续抓班子、强组织、带队伍,着力打造一流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川大力量。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