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青春热血铸就永恒丰碑
发布时间:2025.04.11
字号:
大家好,我是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本科生郭嘉勋,接下来由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校校友、抗美援朝烈士詹振声的故事。
青山巍峨,锦水悠悠。在清明时节,华西学子们怀着崇敬与追思,共同缅怀四川大学校友、抗美援朝烈士詹振声。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年19岁的詹振声毅然弃笔从戎,成为人民志愿军第60军政治部敌工科翻译。他说“翻译工作是战场上的‘密语战士’,必须用生命守住密码本”。战友毛文戎回忆,他虽负责密语翻译,却常常主动要求突前侦查,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他不仅承担密语翻译重任,还多次用英语向敌军喊话,瓦解敌军士气。
1952年12月,担任敌工科正排级英语翻译的詹振声主动要求和战友率第七对敌广播宣传站到前沿对美军开展政治攻势,不幸遭遇敌军炮击。弹片击碎他整条大腿,鲜血染红军装。牺牲前他对毛文戎说:“为共产主义牺牲,是无比光荣的”,这位年仅22岁的青年,用生命诠释了“书生报国”的赤子情怀,用青春谱写了家国大义的壮丽篇章。
詹振声烈士是我校24名抗美援朝战士中牺牲的三位英烈之一,他的英雄事迹被写入校史,成为“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丰碑。正如校史所载:“他以青春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用生命践行了‘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豪迈”。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清明追思,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传承精神。詹振声烈士用其短暂而壮烈的生命诉说:真正的英雄,永远将祖国与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我辈当以青春之名,续写先烈未竟的理想,不负先辈,无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