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开展以《职业病防治法》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举办大型义诊,涵盖肺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毒科/肾脏内科、心理卫生科、职业危害评价科和健康管理中心,共同推广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促进劳动者健康。 义诊现场,尘肺科和中毒科专家针对职业性疾病提供免费咨询与防治指导,心理卫生科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专区,发放减压手册,进行职业压力评估。职业危害评价科结合新版目录,解析新增病种及风险评估要点;健康管理中心提供健康检查服务。 活动通过义诊、展板等形式,覆盖100余人次,发放资料200余份,宣贯法规更新与心理健康关怀。我院将推进职业病防治科普,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全国迎来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5日,我院职业病科李钟医生、寇植琳护士、心理卫生中心牛志昂医生受邀前往达州参加宣传启动仪式。 今年活动的主题聚焦“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中毒科/肾脏内科的特色高压氧治疗,在改善职业人群不良情绪及辅助睡眠作用显著,目前与心理卫生中心进行强强联合,建立了睡眠不佳人群的MDT协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更好地为广大职业人群服务!
2025年4月25日,武侯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相关负责人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开展专项督导。他们多方式细致检查慢性病、死因监测报告工作,查阅报卡、询问流程,查看信息化数据,查病例核监测情况,还针对问题提措施建议。经检查,武侯区疾控中心认为我院此项工作管理规范、专人负责、报告质量良好且具延续性,抽查报告率达 100%。华西第四医院秉持 “卓越 为民” 院训,严控基础数据质量,以严谨态度和科学管理,为慢性病防控及死因分析提供高质量数据,助力政策制定和疾病防控工作。
4月22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应赤水市卫健局邀请,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赴赤水市开展医疗帮扶指导工作。专家团队走进赤水市中医医院、赤水市人民医院等地,通过义诊、手术示教、教学查房及学术授课等形式,助力基层医疗能力提升。 在赤水市中医医院,我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杜宇指导了急诊科规划,开展了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和教学查房;姑息医学科主任医师蒋建军围绕生命末期患者的症状控制进行临床授课,并与医护人员共同讨论病例;骨科主任医师蒲小兵为30余名患者提供义诊服务,并指导手术操作。 与此同时,心内科主任医师汪克纯、胸外科主任医师周云峰、主治医师韩德前等在赤水市人民医院开展义诊,为80余名患者提供免费诊疗,并进行手术示教和教学查房,分享临床经验。 此次帮扶指导以“理念输出+实践指导”模式,为基层医护人员注入前沿诊疗思路与临床知识,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医疗资源。未来,我院将持续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帮助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病防治的决策部署,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尘肺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广元市利州区天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4月19日联合开展“党建+职业健康”行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筑牢劳动者职业健康防线。 双方签署结对共建协议,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模式,共建尘肺病社区康复站,实施专家定期坐诊、远程医疗及设备共享,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长效下沉。活动中,我院彭莉君主任医师为基层医师开展技术培训,重点讲解尘肺病诊疗标准、呼吸康复技术及设备操作,并现场指导优化分级诊疗流程。 活动同步开展义诊,活动涵盖胸部DR影像检查、肺功能检测等项目,彭莉君主任率专家团队为患者精准诊断,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此外,团队赴剑阁县开展红色教育,将革命精神融入医疗服务,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感。 未来,我院将深化“专家驻点联训、技术标准联动、红色教育联学”机制,持续提升基层职业健康服务能力,为劳动者健康权益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每年的4月15日~21日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4月18日上午,我院联合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在成都市第二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开展了“拥军爱兵,医路护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义诊活动。 活动伊始,我院肿瘤科李娜副主任医师以《常见恶性肿瘤防治》为主题,围绕肿瘤预防、早期识别和筛查开展了科普讲座。讲座结束后,我院和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专家联合为军休干部进行了健康咨询和义诊,现场咨询者近200人。 当天上午,我院以及四川省退役军人医院、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都市第二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的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围绕拥军医疗服务进行了深入交流。
为有效满足患者个体化营养管理需求,提高我院临床营养服务能力,发挥营养护理专业优势,由护理、医疗、营养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营养支持小组于11月12日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由骨质疏松科护士长华晓红主持,护理部负责人王国蓉、普外科主任龙飞伍、营养科主任刘忠华及营养支持小组全体成员参会。 王国蓉主任护师表示,营养支持工作要着眼于我院老年性疾病特殊需求,依托我院国家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优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护理团队的努力,提升营养知识与技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服务,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龙飞伍主任分享了在患者减重治疗中的营养支持经验,表示多学科协作对改善患者营养补充具有重要意义;刘忠华主任详细介绍了东西方医学营养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营养管理在临床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如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增强了与会者对营养支持管理的正确认知。 会上,华晓红护士长介绍了小组的工作计划和目标,通过系统的营养知识讲座等多种学习形式,加强与营养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规范临床工作中营养管理流程及技术,不断创新服务,以实现患者的快速康复和健康生活重建的目标。 营养支持小组的成立,是链接营养管理在临床落实的重要纽带,标志着我们医院在医疗、护理服务的精细化、专业化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4年10月30日,四川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秋季班圆满结业。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副院长沈江、主任护师王国蓉、姑息医学科护士长贾艳皊、成华区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护士长张云莹、临床带教老师代表及来自省内外20名学员在志德堂108会议室举行了结业典礼。 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内容涵盖安宁疗护的理念与发展、临终患者的身心评估、症状控制与管理、心理与精神支持、沟通技巧以及伦理法律等。授课老师们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确保学员们能够扎实掌握安宁疗护的核心要点。最终,全体学员均顺利通过考核,获得了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结业证书。 毕业典礼上,沈江副院长对专科护士培训目的及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讲道,今天的毕业典礼不是终点而是再次扬帆的起点,希望学员铭记安宁疗护的初心,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把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真正运用于临床工作。同时,做好安宁疗护“帮、带、扶”,促进本单位、本地区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 王国蓉主任护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收获了知识,我们也收获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学员们对我们的肯定是让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次专科培训班也为大家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后在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都可以再继续讨论,相互学习。 学员代表李夏也在典礼上发言,表达了对培训班组织方、授课老师的感激之情,并表示将带着这份责任与使命,回到各自岗位,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工作的开展,让更多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能够安详、舒适地度过。 此次2024年秋季四川省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班的结业,为四川省安宁疗护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这批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们将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省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升。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周年之际,为促进消化内镜领域倡议落地,推动行业发展与学术交流,由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友谊’国际消化内镜学院”成都站系列培训活动于10月21日至23日举行。来自老挝、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7名国外专家参与了本次交流学习。副院长廖娟携我院消化内镜团队参与此次交流活动。 副院长孙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胃癌及结肠癌在全世界发病率及致死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全球人民健康。我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直属的唯一与公共卫生学院深度融合的三甲医院,要充分发挥我们在疾病预防、疾病筛查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重要部署。 本次活动以消化内镜筛查和早诊早治为主题,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传播消化内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消化内科团队进行了内镜早癌相关理论知识及手把手内镜ESD手术教学指导。 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实地现场观摩、离体模型教学与实验动物操作等丰富多样的手段,我院消化内科医生帮助外国学员建立了规范的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疗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年来,我国消化内镜行业发展迅速、消化内镜技术展露锋芒,尤其在食管、胃、结肠早癌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从业者前来交流和学习。我院消化内科的内镜诊疗技术,如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痔内镜下治疗等已成为特色及优势;与此同时,在洗涤粪菌移植(FMT)、人工智能辅助内镜诊疗等临床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多次受邀在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欧洲消化疾病周(UEGW)、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全国消化年会、全国消化内镜年会等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此次“一带一路‘友谊’国际消化内镜学院”成都站系列培训活动将进一步推动我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同道之间的深入合作与友谊,提升华西第四医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影响力,为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10月16日,第76届韩国泌尿外科协会年会(KUA2024)在韩国首尔举行。本次会议齐聚了来自全球的泌尿外科学者,就泌尿外科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展开了一场学术与文化的交流。我院泌尿外科/盆底男科专家杨罗、戴轶教授在本次大会中进行了学术报告。 韩国泌尿外科协会是韩国在泌尿外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学术组织。协会起源于1945年11月10日成立的 “韩国皮肤科与泌尿外科协会”。1947年11月15日举办了第一次大会,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组织探索泌尿外科领域的专业作用。在推动泌尿外科的医学研究、临床实践、专业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院杨罗教授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中汇报了我国单中心大样本的前列腺热消融效果数据,提出了我院泌尿外科团队改良术式的优点以及真实世界该技术的效果。这也是我院关于前列腺热消融的研究作为全国大样本病例中心,首次在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上进行报告。打开国际视野,不断开拓创新,深耕临床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 我院戴轶教授在本次学术交流会中展示了一例67岁的女性间质性膀胱炎患者经历了10次膀胱水扩张的特别案例。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非细菌性的炎性病变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憋尿的时候常常伴有膀胱区的疼痛,排尿后缓解,多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间质性膀胱炎的治愈非常困难,所有治疗的目的只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很难达到完全缓解和根治。间质性膀胱炎目前在全世界的临床治疗中都是缺乏规范化的,且往往治疗效果差强人意。而在这个特别的案例中,戴轶教授选择的膀胱水扩张治疗方法,并没有对该患者的膀胱容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每次手术的效果平均可维持11个月,患者症状改善很好,满意度很高。
近期,我院高压氧中心李钟副主任医师前往珠峰大本营,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义诊活动。他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工作人员检查身体,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笑容,驱散了高原反应带来的阴霾,让每一位坚守者都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的关怀与温暖。 此外,针对大本营内至关重要的增压建筑,李钟医师更是展现出了其深厚的专业素养。他深入建筑内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运行调试,精细调整每一项参数,确保这些生命之舟能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稳定运行,为攀登者提供宝贵的庇护所。 图1:为珠峰大本营工作人员进行全面检查 图2:义诊现场 图3:华西第四医院党支部旗帜在珠峰大本营上飘扬 图4:与珠峰大本营工作人员合影 图5:增压建筑驻立在世界之巅。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了2024年的主题“管体重、强骨骼”,旨在倡议社会各界共同传播科学管理体重、强健骨骼的理念,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正在严重危害着公众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高,且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同时,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 治疗率低的“一高三低”严峻挑战。 世界骨质疏松日”健康活动来了~ 为响应该倡议,深入党的二十大精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骨质疏松科/内分泌代谢科于10月11日重阳节之际,协同医院多部门及科室进行了大型义诊活动,并现场发放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的宣传资料,呼吁大家重视体重与骨骼的健康。 10月16日,科室病房的患者健康课堂正式开讲!王文志主任和岳琳琳主管护师一同为住院病人呈上了一场生动且形象的健康知识宣讲。在此次宣讲中,医患双方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饮食及活动要求,还有居家生活的日常注意事项展开了深入且全面的交流,这种健康课堂的形式深受患者的一致认可。 本次骨质疏松日宣传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促进了健康行为的改变。作为四川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防治专委会牵头组建科室,为更好的服务于老年人的骨骼健康,科室将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为更多的人群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同时,科室也将加强与基层医院、社区医院等的合作与交流,为四川省老年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做出应尽的力量。
2024年世界安宁疗护日的主题为“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旨在回顾自世卫生组织在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WHA67.19号决议(加强安宁疗护作为全生命周期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来,世界各国安宁疗护的发展现状,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总结和反思。 2024年10月13日下午,2024年世界安宁疗护日全国联席会四川分会——“探索生与死的奥秘”生死教育学术会议在我院华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分会场会议由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承办,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协办,邀请来自安宁疗护及生死教育等领域的六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线上与线下同步的方式吸引了逾1600名对生死教育感兴趣的人士参加。 《CACA 指南之死亡教育》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护理部主任、华西乐城医院副院长刘艳,首先带来了“CACA 指南之死亡教育”,引发了与会者对死亡的深入思考。 《尊重死亡》 四川大学医学伦理学课程负责人李琰带来的“尊重死亡”,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死亡的尊严。 《触及生命谢幕的温暖——安宁疗护》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科护士长代凯利带来“触及生命谢幕的温暖——安宁疗护”,展现了安宁疗护的人文关怀。 《基于叙事的人文关怀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护理部负责人王国蓉带来“基于叙事的人文关怀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安宁疗护的温度。 《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死学教育》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病房何建萍副主任医师带来“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死学教育”,强调了生死教育在医疗中的重要性。 《练习告别》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消化内科陈珂琦护士长带来“练习告别”,让大家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面对离别。 本次会议旨在提高专业人员与公众的生死教育素养,对安宁疗护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四川省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加强生死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省的安宁疗护事业将不断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带来温暖和希望。
近日,在重阳佳节之日,又逢骨质疏松日即将到来,我院开展了“情暖重阳,健康守护”的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为广大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便捷、贴心的医疗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我院各科室的温暖与关怀。 义诊现场,骨质疏松科/ 内分泌代谢科、神经内科、中毒/肾脏内科、姑息医学科、普通外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妇科、皮肤科、营养科、放射介入科、药学服务、病理科、伤口造口门诊,外周深静脉置管门诊等多个专业的医务人员参与其中,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提供了全面而专业的医疗服务,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参与。在义诊过程中,各位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还详细告知了后续的就医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024年10月20日是第28个“世界骨质疏松日”,为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普及骨质疏松的防治,骨质疏松科/ 内分泌代谢科派黄凤兰副主任医师及华晓红主管护师参与此次义诊,党支部及四川省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防治专委会对此次义诊活动亦大力支持。现场,黄凤兰副主任医师为患者看检查报告,提出针对性地建议及指导。骨质疏松除了药物治疗,专业的护理也很重要,华晓红护士长也在现场为各位患者进行了骨质疏松的专业的护理指导。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巨大,但是可防可治,通过早期筛查和识别,及早干预治疗,可极大地减缓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病痛。希望通过每年一度的骨质疏松日活动,普及全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在大家发现自己出现乏力、腰背痛、驼背、身高变矮等症状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选择相应的科室进行专业的治疗。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