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卓越 为民 详细

伏代刚:在“呼吸”中共情,为患者健康护航

发布时间:2024.05.30
字号: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尘肺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医生

于同事,他是“像风一样温润”的存在鼓励着每一个人勇于追梦于患者,他是“像风一样温暖”的存在曾骑着车飞奔至车站迎接在他看来,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精雕细琢的艺术

 

一周7天时间

其中6天都在病房

他的身影总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患者最需要的地方

这位医生便是 伏代刚

 

 

30年的从医之路,伏代刚走得既踏实又稳健。1997年,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的伏代刚直接留校,于华西四院当时的中毒科开启了他的临床工作职业之旅。从中毒科到职业病科,再到职业病/呼吸内科,最终到尘肺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伴随科室的改制调整,以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患者和疾病种类,还有不断地学习进修,伏代刚积累起了颇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肺间质纤维化、肺结节、尘肺病,还有职业中毒、中毒的急救与康复、肝豆状核变性、高压氧临床治疗、大容量肺灌洗治疗、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等等,他都能够应对自如,是深受同事和患者双重认可的实力派医生。

 

温润如风他是放手逐梦的引领者

 

邓娟是与伏代刚共事了10余年的同事,在她的眼中,伏代刚是一个温润如玉的人。“他总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患者还是同事。”邓娟这样评价道。伏代刚始终以身作则地践行着“以患者为中心”的从医理念,这种理念也深深影响着科室的每一个人。邓娟回忆起伏代刚的一些事迹,其中一件让她印象尤为深刻。

 

有一次,一位外地尘肺患者来复诊,但刚到汽车站时,就因路途周转,病情稍有加重,呼吸不畅导致无法行走。在患者联系伏代刚的第一时间,伏代刚就毫不犹豫地骑着车前往车站去接患者。

 

“他就是这样,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邓娟感慨地说。

 

伏代刚常对科室的医生们说:“我是该放手就放手。”他鼓励年轻医生们要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每周找时间与医疗组同事交流讨论,及时解决大家有疑惑的地方。这种独特的教导方式让科室的医生们受益匪浅。

 

看见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就医治疗负担重的情况,伏代刚在治疗的同时,还在医保局调研门诊特殊疾病管理时,积极向其反馈相关信息,包括患者就医住院资料、用药情况及费用等,有效助力四川省率先将肝豆状核变性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对口支援帮扶凉山州疾控中心期间,他更是从职业体检规范化管理、门诊诊断程序等方面提出许多意见建议,获得了对口支援先进个人荣誉。

 

 

伏代刚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在学术领域也有着不少成就。他拥有职业病诊断医师资质、职业健康检查主检医师资质,是四川省灾难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应急救援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成员。多年来,他参与了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两项,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这些科研成果不仅为他个人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尘肺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他还积极参与科室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为科室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认为,精准的判断、细致的临床处理是必需的,时常嘱咐医疗组医生要仔细、细心。在伏代刚的影响下,科室的年轻医生们也都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为科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托付他是畅快呼吸的护航者

 

为了方便职业病及一些慢性病患者救治,伏代刚创建了尘肺、肝豆状核变性慢性病微信群,及时答疑解难,并利用空余时间协助外地患者购药。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建议。“他做的这些事情看似平常,但却实实在在地为患者解决了很多问题。”邓娟说,“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医术,还有那份对患者的关爱和责任。”

 

 

伏代刚为患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

 

最近在华西四院住院的杨先生、赵先生都是伏代刚的“老患者”,因矽肺,二人与医院、科室、医生都打了近10年、甚至10余年的交道。

 

患者杨先生,2011年首次就诊

杨先生回忆起第一次见到伏代刚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时我对自己的病情很担心,也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伏医生的态度非常好,他耐心地给我讲解病情,让我一下子就安下心来。”杨先生说,“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伏医生一直都很关心我,每一个治疗方案都仔细地跟我解释,征求我的意见。他真的是把我当成亲人一样在照顾。”经过洗肺后,简直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浑身轻便。之后就是多年保养、随病情复诊。

 

 

尘肺是我国目前危害最严重和最常见的职业病,而矽肺又是尘肺中发病快、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的一种,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伏代刚总是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仔细地询问病史,认真地进行体格检查。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他还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他的耐心和爱心,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患者赵先生,2014年首次就诊

赵先生对伏代刚是赞不绝口:“这么多年,他对我们这些患者从来都没有不耐烦过,像我这种儿女在外、病情严重、家很远的,每次都是儿女手机上跟他约好,我直接去,住院时科室也是把我照顾得很好。”

患者表达感谢

在伏代刚的诊室里,常常能看到他与患者亲切交流的场景。他会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患者来找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伏代刚常常这样对自己说。他深知矽肺患者的痛苦和无奈,所以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每一次义诊现场,他也都全情投入,耐心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患者答疑解惑。他仔细地询问病情,认真地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用温和的语气和专业的态度,让患者们感受到了安心和信任。在他的心中,患者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无论是在医院的诊室里,还是在义诊的现场中,伏代刚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医者初心,用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他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那些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们前行的道路,为他们带去了无限的可能和希望。伏代刚用自己近30年的从医经历诠释了什么是医者仁心,什么是大爱无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未来的日子里,伏代刚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健康和希望。他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看到患者能够康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他的话语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深的医者情怀。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