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地方发展 校城携手共兴 同谱时代华章——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开拓建设的生动实践
金秋9月,丹桂飘香,巍巍学府、世纪川大,在天府眉山,开启名城名校聚势融合、共兴共进新篇章!
历经四载耕耘,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在岷江涛声中正式启航!初升的朝阳为庄重典雅的岷峨楼镀上了金边,勃勃的青春朝气唤醒了东坡书院的一池青莲。红砖灰瓦的考隽楼传承着书香川大的百年文脉,现代智慧的科研楼承载着新时代川大人开拓创新报效祖国的价值追求,崭新的校园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校训有了新的述说,四川大学向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伟大目标迈出新的步伐。
四年来,四川大学与眉山市通力协作,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拓荒精神,用汗水和拼搏变蓝图为现实,眉山校区“破茧成蝶”,从图纸上的寥寥数笔变身城市新地标。眉山校区的建设不仅是学校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布局、增强办学实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世纪牵手 共绘世界一流校区蓝图
2021年1月14日,四川大学与眉山市签署《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建设协议》,双方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眉山校区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包括智慧水利工程大楼、智慧能源研究大楼、新材料研究大楼、东坡书院、图书馆、体育馆等20余栋单体建筑。
学校高度重视眉山校区建设工作,成立由书记、校长为组长,常务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校领导参加的眉山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眉山校区建设办公室负责校区建设具体工作,校内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与眉山市建立不同层级的常态工作联系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共同推动校区建设。
在校地双方的大力推动下,2022年12月,双方签订《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建设补充协议一》,进一步明确建设模式和运行条件保障;2023年9月,眉山校区(一期)正式开工建设;2025年4月23日,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将眉山校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眉山校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眉山校区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及管理工作;2025年8月,校区主体建筑完工;2025年9月,首批师生正式入驻眉山校区。
建设期间,根据学校总体部署,眉山校区建设办公室及相关部处按照“科学、规范、优质、高效”的原则,广泛调研学习兄弟高校新校区建设经验,召开各类专家咨询、部门研讨、师生座谈及工作推进会,充分论证、全力推进校区规划、建设、运行及条件配套等工作,紧抓工程质量控制、材料品牌优选、建设资金支撑,努力保障校区建设质量。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推进科研团队入驻、教育教学运行、学生管理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校区高标准启用。
开拓进取 百年名校再迎发展新机
明确功能定位,合理规划发展。眉山校区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高品格文化传承、高质量社会服务等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文化传承创新新路径和校地合作新模式,重点建设前沿交叉科研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以及教育培训基地,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合理布局,强化学科交叉。眉山校区将积极引导成建制的科研机构入驻,鼓励学科交叉融合;谋划新建学院、研究院成建制入驻;进一步汇聚办学资源,拓展教育培训、海外教育等功能,纾解老校区办学空间压力;主动响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建设重大平台,推出重大成果。“眉山校区的落成,为相关学科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依托这一平台,将助力我们实验室在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领域形成原创性基础理论,创新关键应用技术,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贡献力量。”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邓军教授表示。眉山校区积极引导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高分子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高水平科研机构成建制入驻。
◆统筹办学资源,布局新生力量。积极谋划新建学院、新建研究院成建制入驻,争取新批设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机构落户眉山校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统筹学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继续教育等教育培训资源和学科优势,打造留学预科、海外教育人才培训基地等,拓展学校人才培养谱系。
◆赓续历史文脉,书写当代华章。高质量建设东坡书院,围绕东坡文化和三苏文化,首批重点建设东坡文化传承与传播、古典学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巴蜀历史文化与蜀学研究、哲学与科学协同研究等四个领域的研究中心,着力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为东坡文化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产生优秀学术成果。
校地合作 汇聚合力服务强国建设
深化务实合作,推动眉山高质量发展。眉山校区将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文化优势,积极服务眉山经济社会发展,围绕“1+3”现代产业需求(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依托校区各类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基地以及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结合眉山市永丰村、三苏祠、瓦屋山、黑龙滩等资源,开展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和旅游开发等项目。大力支持眉山人才强市建设,打造因地制宜、合作灵活的高端人才库;积极联动眉山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和行业培训;积极开展研学、交流等活动,培育和形成学校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的建设启用,是一场千年诗书城与百年学府美美与共的双向奔赴,是一次战略相向、未来相携的共赢牵手。回望过去,从战略谋划到绘就蓝图,从破图动工到投入使用,眉山校区将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根系深扎眉山大地。展望未来,从科研团队入驻,到成果转化落地,眉山校区必将用累累硕果构建校地合作、共建共荣的新典范。回应国家之需,答好时代之问,四川大学眉山校区必将续写巍巍学府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